作者|冷研作者团队-微漫烟叶
字数:4648,阅读时间:约15分钟
编者按:成吉思汗晚年为解决汗位继承问题,明确指定窝阔台为未来继承人。然而窝阔台登基后,蒙古内部的权力斗争并未止息,反而更为激烈。为稳固汗位,窝阔台迫切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,于是灭金战争被提上议事日程,进而爆发了著名的三峰山之战。
“蒙古军总计约十二万九千人,其中拖雷控制十一万一千人,而窝阔台仅拥有四千兵力”①成吉思汗临终时的遗产分配显然未能解决蒙古汗位的纷争,反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。1227年,成吉思汗逝世于六盘山。按惯例,新汗的登基需经忽里台大会,期间由拖雷代为摄政并召集大会。
展开剩余83%然而,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两年后的1229年,忽里台大会才终于召开。“会前耶律楚材奉遗诏宣布窝阔台为新可汗,正式登基日期定于八月二十四日。但大会上对于是否立窝阔台为新可汗,直到二十二日仍未达成共识。耶律楚材以国家大义为重,敦促早日拥立窝阔台。拖雷则试图拖延,提出另择日期商议,遭到耶律楚材领导的强烈反对,最终窝阔台继位”②
显然,窝阔台极需军事胜利来稳固权力,灭金之战遂被提上日程。
“斡歌歹·合罕派人与察阿歹兄商议:“我身居成吉思汗留下的父位,怎能不以德才配得这大位?若察阿歹同意,我们还未完全征服乞塔惕部落,我现在准备进攻乞塔惕百姓。”察阿歹同意,并派兵支援,同时任命佩带弓箭的扈卫斡勒答合儿管理大斡儿朵事务”③
另一方面,金人南迁后,在金哀宗的努力治理下,金军迅速恢复战力。《金史》记载:“自太子时代设十三都尉,每都尉统领军兵至少万人,体壮敏捷、训练有素。步兵负重军器、铠甲、干粮达六七斗,一昼夜能行军二百里。忠孝军一万八千人,皆为回鹘、河西及中州百姓,曾被掳至北方后逃回者,每人皆配备战马,经骑射考核选拔。亲卫军、骑兵、武卫军、护卫军及编制外各类军兵约二十余万”④
不过,金朝经济已遭严重破坏。历史表明,富国不一定强军,但强军必须依赖富国。蒙古入侵以来,金朝各地满目疮痍,根本无法支持大军。下表展示了金朝残败的整体情况。
综合来看,金朝虽有一支尚可作战的军队,但不过是杀鸡取卵的短暂之力。另一方面,蒙古积极拉拢汉人地主武装势力,这些“汉人世侯”史料记载超过六十人,未记载者可能更多。这些汉人武装对蒙古态度各异,有些忠心耿耿如刘伯林、史秉直等,有些则首鼠两端,仅为保全自身势力。无论如何,这些汉人武装无疑成为蒙古的有力支持。
1229年8月,窝阔台刚登基,便下令:“蒙古每百匹马中征用一匹母马,每百头牛征一头牛,每百只羊征一只羊。同时建立粮仓和驿站,命河北汉民按户计税,西域按人口计税”⑤这些措施为蒙古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。
10月,蒙古军分两路出击,一路由窝阔台亲率攻打京兆(今陕西西安),另一支进攻庆阳(今甘肃庆阳),灭金战争正式开启。金朝一面遣使求和,图缓兵之计,一面紧急调兵,至12月各路大军集结完毕,派移刺蒲阿、完颜讹等率军救援庆阳。
1230年春,双方在庆阳南部大昌原激战,元军被迫退却。窝阔台率军击败金援,攻克京兆。夏季,窝阔台在塔密儿河避暑,命令朵忽鲁继续进攻,却遭金军击败,后派速不台增援。秋七月,窝阔台将军队一分为二,亲率攻下天成堡并围攻凤翔(今陕西凤翔),另一支由塔思率军解救上党(今山西长治)。金将武仙闻塔思来援,撤退至旧卫洲(今河南卫辉),塔思追击至旧卫洲,金将乞石烈袭其后,武仙攻其前,金军大败。金军乘机攻破潞洲,窝阔台得知后,亲率大军收复潞洲。蒙古军继续进攻,11月攻潼关、蓝关不克。1231年正月,蒙古派悍将速不台攻潼关,连克小关、残卢氏、朱阳等地。潼关一面抵御蒙古猛攻,一面向两省求援,两省派忠孝军及夹谷泽军增援。速不台见援军而退。
1231年正月,蒙古军攻破小关,金军在完颜陈和尚(完颜彝)和夹谷泽支援下击退蒙古。二月,蒙古军攻克凤翔,进攻洛阳、河中(今山西永济西南)诸城。面对久攻不下的潼关,窝阔台改变策略,命托雷绕道宋境背后袭击金朝⑥。此时需谈及金宋关系。
金哀宗即位后,为集中力量抗蒙,力图改善与南宋关系,多次遣使议和,誓言“永不南侵”,并屡次责令边将不轻举妄动。宋人逐渐信服,双方关系趋于缓和。南宋内部也越来越认识到蒙古威胁,真德秀、魏了翁等多次警告宋廷,提醒以历史宣和联金灭辽为鉴。“自江淮以来,闻之道路,则重以鞑人为忧”⑦
然而,宋金关系缓和、宋蒙关系恶化,使借道和平变成泡影。1231年初,蒙古试图经山东假道淮东进攻河南,但群臣反对。蒙古再欲假道兴元,兴元知府郭正孙坚决拒绝。南宋军统制张宣更是杀死蒙古使者速不罕。蜀口军民焚毁栈道,坚守险阻。南宋对借道态度冷硬,非蒙古所料,“宋金世仇,必能许我”成为破灭幻想。借道失败,只能靠武力打通通路。
托雷率军人数不多。金人称其“虽号称三万,实负重三分之一”,元史记载“拖雷渡汉时兵力不足四万,得情报后放弃重载,轻骑先行”,面对四五万宋军与险峻蜀道,形势艰难。按理难以取胜,但蒙古军竟然一路无阻直达金境。究竟是宋军太弱,还是蒙古太强,引人深思。
1232年正月庚寅,金军由邓州北上至安皋(今河南南阳西北),拖雷派出使者报信称蒙古军已渡汉江北上。窝阔台命塔思、按赤台、口温不花率军先渡黄河支援拖雷部。获知拖雷成功后,窝阔台命已渡黄河军继续南进。金军宿于鸦路、鲁山,后至沙河,继而前进至黄榆店(今河南禹州南),因雨雪停驻三日。
15日大雪,金廷令两省军速回京增援,金军撤营。正月13日,拖雷部一支蒙军至郑州与其他部队会合,窝阔台亲率军进至郑州,迫使守军投降。15日,窝阔台所遣口温不花、塔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